简介:现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,也是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。2005-2021年他就职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,是该校机械工程、材料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授,目前是该校兼职教授,加拿大工程院院士,注册工程师,加拿大第一个工业4.0研发项目(WIN 4.0-Western’s Industry 4.0Network)的中心主任。杨军教授同时兼任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,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(UNIDO)中加创新中心主任,加拿大标准委员会成员,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“一带一……
职称:加拿大工程院院士、教授、博导
邮箱:junyang@uestc.edu.cn
研究领域:智能制造、空天技术、声学、微电子机械系统、生物医学工程等方向
简介:
简介: 清华大学本科和博士,英国华威大学博士后,牛津大学研究人员,清华大学副研究员,天津理工大学教授,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教授。长期从事电子显微学与功能材料的亚原子构效基础及设计研究,推进发展原子/亚原子表征方法“原子的电荷解析”、“原子核的光学成像”和“原子分辨的工况原位电镜”,并将相关结果成功应用于发展锂离子电池、二氧化碳发电储电装置、绿色电催化制氢、金属-空气电池、燃料电池等零碳减碳能源与半导体芯片解析。以第一……
职称:教授、博导
邮箱:jluo@uestc.edu.cn
研究领域:电子显微学与功能材料的亚原子构效基础及设计研究
简介:
简介:张弓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加拿大劳森研究院高级科学家,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,安徽大学脑科学工程中心主任,至诚讲席教授。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委员会委员,301医院客座教授。曾在2009,2010年连续获得加拿大生物医学商业化发明创新大奖。2009年发明的便携式动脉硬化检测仪,是世界上第一种超便携式动脉硬化检测仪。 现在正主持开发世界上第一个核磁兼容脑PET,该系统将极大改善脑部疾病的早期检测。张弓同时在主持世界上第一个高温超导术……
简介: 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,同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尺度模拟方法的发展和应用;纳米电子和光电器件的研究;线性标度量子力学方法的发展和计算软件的开发。至今已在Chem. Soc. Rev.、Phys. Rev. Lett.、JACS、Nano Lett.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。
职称:教授、博导
邮箱:yamcy@uestc.edu.cn
研究领域:多尺度模拟、光电器件、量子化学
简介:工学博士,高级工程师,中电网络通信集团太赫兹领域专家组成员、自主可控领域专家组成员、青年专家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。长期致力于毫米波/太赫兹天线、射频前端与通信系统研究,牵头负责国家科技部战略性国际合作重点专项、军委科技委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装发信息系统局等项目多项,发表国际知名期刊论文30余篇,发明专利10余项,获河北省“三三三”人才工程计划支持,获中电集团科技进步(部级)二等奖1项。
职称:研究员、研究生导师、顾问专家
邮箱:Zhangnaibai@163.com
研究领域:毫米波太赫兹、RF MEMS 器件、模块及系统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
简介: 王华,湖北江陵人,教授、博士导师、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、四川省特聘专家。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联合培养博士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。博士毕业后曾在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 从事科研工作,并曾作为Gowell International 及New England Research两家公司的超声学技术顾问。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学会(SPWLA)卓越服务奖获得者,中国地球物理学会“傅承义青年科技奖”获得……
职称:教授
邮箱:huawang@uestc.edu.cn
研究领域: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、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、特殊应用场景下(如高温高压井筒)的仪器设计与研制 、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、井筒地球物理,包括地层测试器、井下光纤传感器、井下数据传输、声波测井、电阻率测井等
简介: 邓旭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 2013年毕业于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,2014-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/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,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,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(FRSC),国家青年特聘专家。主要从事材料表面科学、表面物理化学等相关研究。担任德国马普学会国际伙伴小组组长,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。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Nature, Science, Nature Materials, National Science Review, Phy……
职称:教授
邮箱:dengxu@uestc.edu.cn
研究领域:表界面物理化学、材料表面科学
简介:对表面等离子共振(SPR)传感的实验和理论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,成果包括研制多种高性能光纤SPR传感器,建立了通用SPR传感灵敏度理论,将准晶体结构应用于SPR传感,发明了具有创纪录性能的独立自支撑的大面积纳米孔金膜等。在阿德莱德大学纳米生物光子学中心(CNBP)副研究员期间,将基于微纳米技术的SPR传感应用于生物、物理、化学等领域,取得广泛成果;对确定性微纳米结构加工方法深入研究,模板转移技术和光纤上微纳米加工都做到了世界前列。创造性的……
职称:研究员
邮箱:jiapeipei@uestc.edu.cn
研究领域:表面等离子体传感、先进微纳米加工、纳米结构功能材料